播放记录

《中华文脉•经典围读会》长江季,年少不懂苏东坡,读懂已非少年人

时间:2024-06-16 09:00:11阅读:75357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夜幕之下,华灯初上,明月高悬,江水荡漾,演员梁家辉独立船头,用粤语诵读出苏轼的长江名篇,就此拉开《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》长江季的序幕。何以长江?长江很亲切,是在演员保剑锋
《中华文脉•经典围读会》长江季,年少不懂苏东坡,读懂已非少年人

《中华文脉•经典围读会》长江季,年少不懂苏东坡,读懂已非少年人

1/7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夜幕之下,华灯初上,明月高悬,江水荡漾,演员梁家辉独立船头,用粤语诵读出苏轼的长江名篇,就此拉开《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》长江季的序幕。

何以长江?长江很亲切,是在演员保剑锋童年回忆中往来着的申通号申沪号,是在主持人梁田去往长沙工作后,切身感受到语文教科书里的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。

长江很动情,是舞蹈演员华宵一含泪演读的我住长江头,君住长江尾,日日思君不见君,共饮长江水,是梁家辉体验过的长江号子,毕竟是先辈精神,不该成为落寞的绝唱。

长江就是我们解读民族文化的灵魂密码。它孕育了从源头的巴蜀文化,到中游地区的湘楚文化,再到最东边的吴越文化,每一段的文化格调都有所不同。学者于丹在开场时说,所以品读长江,就是品读中国。

长江的故事,得从首城宜宾说起。这里是自古文人过长江的换船之地,也是李白、杜甫、苏轼等一众文学大咖的人生开启之地。

我的人生突然变成了苏轼的缩影,梁家辉以苏轼经典诗文为线,再现其人生多个重要节点,回忆自己与离世弟弟、与电影人生中两位师父、与妻女的相处往事,泪洒现场。

保剑锋一人分饰苏辙、黄庭坚两角,趣谈美食与美酒,讲述宜宾何以宜人宜宾。

华宵一至情至性,着旗袍、登斗拱,致敬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,催泪再现小轩窗,正梳妆。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

由五粮液、南瓜视业、南方周末联合出品的《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》走过先秦、秦汉、魏晋、大唐、大宋、大元、大明、大清等中华五千年的八大和美盛世,如今强势回归,与梁家辉、保剑锋、华宵一等演读嘉宾,文化嘉宾于丹,主持嘉宾梁田一起,实地走读中国第一文学大河长江,共飨诗酒之美。

【图说:五粮液《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》长江季宜宾站完整版已于央视频、优酷人文、南方周末app上线】

梁家辉:此后余生,我便带着弟弟那一份,去生活、去演戏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梁家辉遥望月亮,轻声诵道,将我们拉回到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一个中秋之夜。彼时,苏轼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未见,只好寄相思于明月,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苏轼与弟弟的每一次离别,都有经典诞生,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......比比皆是。然而细究,这些名句之前皆有苏辙的启发。

苏辙的文章写得很好,所以苏轼夸弟弟也是不吝啬的,他说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虽然冲淡平和,但格局扩大。要不然光凭哥哥和爸爸,怎么能位列唐宋八大家?于丹进一步解释道,而且苏辙很有性情,二十出头,就可以和年过五十的宋仁宗议论朝纲,言辞激烈,以至司马光都想把他黜落了。结果是仁宗皇帝说,如果不能容年轻人说几句直率的话,还怎么做皇帝?所以后来苏辙做官,一路都蛮顺的,直到苏轼出事。什么叫手足连心?就是弟弟会说我哥哥的罪过,你分一部分给我,我替他受罚,我替他贬官,我五年之内不升迁。

演读苏辙的保剑锋很有感触,他们生前约定夜雨对床,早日退休,一起读书、一起作诗、一起生活,但没能实现;死后,苏辙跟随哥哥苏轼葬在了嵩山下郏县,陪他,这就是生死相伴啊。而且你看苏辙给哥哥写的《祭亡兄端明文》里提到手足之爱,平生一人。这是怎样的深情?

也许今天的我们应该去掉苏轼弟弟这个头衔,看看苏辙的诗文成就和忠信程度。

【图说:保剑锋趣谈苏轼与苏辙的MBTI和星座,苏轼e人、摩羯座,苏辙i人,双鱼座,相较之下,苏辙可能更内敛、更乐于奉献。】

我太激动了!梁家辉不小心碰翻了杯子,从来没有一个场合可以让我像今天这样深入地了解苏轼。一直听下来,我觉得我的人生突然变成了他的缩影。紧接着,梁家辉分享了自己与离世弟弟的故事。

其实,小时候我有一个弟弟。九岁的时候,他就患病了,大概拖了一年多就去世了。梁家辉苦笑着回忆道,从小他就是家里的宝,好东西都让他先挑。可以说,从他生下来,我就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。但后来他患病、住院了,我们好像才正式建立了兄弟之间的情感。

由于父母工作繁忙,当时年仅16岁的梁家辉肩负起了照顾弟弟的重任。每天放学,梁家辉都会在病床边陪着弟弟。弟弟很善良,总是帮着护士给其他病人送药,一直送到他不能走路,梁家辉就推着轮椅,带他穿梭于每一个病房。

最让我心酸的是他大概发病半年的时候,他说哥,我们俩兄弟好像从来没有一起看过电影。你能偷偷带我出去、看场电影吗?我就把他偷运了出去。梁家辉顿了顿,有些艰难地开口说道:看电影的时候,突然耳边就响起我弟弟的声音,他说哥,可能以后照顾爸爸妈妈的责任就落在你身上了,我可能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。这个声音一直留在我心中,我始终觉得对他有一种愧疚。所以此后余生,我便带着弟弟那一份,去生活、去演戏。

梁家辉:不要十年生死两茫茫,一生只爱一个人,是命中注定
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推开尘封的记忆之门,梁家辉走进了苏轼的梦境。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,随岁月自然增长的沧桑感,让他在饰演苏轼时更加得心应手。当正在梳妆的华宵一从小轩窗前回头,相认之惊、重逢之喜、死别之悲,瞬时涌现在两人脸上,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

不要十年生死两茫茫。镜头之外,梁家辉守护着与妻子江嘉年同甘共苦近四十年的爱情,好像很多人会觉得一生只爱一个女人是很难的事。但于我而言,这好像就是命中注定。

双胞胎女儿出生时,也是梁家辉拍戏最疯狂的时候,一天进三个组,三年没有休息一天。我很容易紧张,每一次接到新剧本,都会做梦,还会自己喊开机、喊卡。现在听来好像笑话一桩,但梁家辉时刻感怀妻子无条件的体谅、关怀,现在偶尔半夜醒来,看着躺在旁边、睡得安乐的妻子,我会觉得很幸福。

在保剑锋看来,幸福大抵就是与妻子互道的那一句句早安与晚安。我和妻子约定,无论收工多晚,都要互报平安。有一次,她手机死机,大概有六小时失联,我真的慌死了。

苏轼把最动人的悼亡诗《江城子》给了发妻王弗,将生死同穴的承诺给了继室王闰之,那谁是他心目中的朱砂痣白月光?王朝云。

亭台楼阁间,华宵一蓦然回首,化身等待苏轼归家的朝云,娇俏而恬静,缓缓开口道:明朝端午,待学纫兰为佩。寻一首好诗,要书裙带。

何为深情?苏轼与朝云给出了他们的答案:即便端午时节,依然过出了情人节的模样。也许,这就是所谓人心有欢喜,日日便是好日。

于丹:没有天生的乐观主义者,苏东坡遇事也会先发疯

在宜宾,有一个充满传奇的地点叫会诗沟,传说因为黄庭坚和苏轼在此饮酒和诗而得名。这是真实可考的吗?主持人梁田抛出问题。

黄庭坚被贬戎州已是晚年,不大可能与苏轼相会。于丹给出了否定的回答,但话锋一转,他们亦师亦友的情谊却是真实存在的。在二人还未见面时,苏轼就与自己的第一位老丈人评价过黄庭坚,说他虽无傲气,但有傲骨,犹如精金美玉。乌台诗案爆发后,太多人都忙着与苏轼撇清关系,但黄庭坚为了保这样一个没有见过的人,自己也交了不少罚金。终于1086年,二人同在京城为官三年,得以相见。就在此期间,黄庭坚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。

尽管二人诗文往来频繁,被后人并称苏黄,但黄庭坚始终对苏轼执以弟子之礼。这引发了梁家辉的共鸣:在我的电影人生中,李翰祥教会我怎么去面对电影,徐克教会我怎么去制作电影,我不敢称他们为朋友,只可以用师父二字来称呼他们。

苏轼与黄庭坚,也是饮酒同好。前者酒量不好,却劝诗酒趁年华;后者戒酒十五年,但在宜宾破戒,过上了扶头不起还颓玉,日高春睡平生足的理想生活。

【图说:保剑锋戏称黄庭坚为品酒界OG,所作《安乐泉颂》是中国最顶尖的文案】

酒一定是越喝越醉吗?有时候会越喝越清醒,因为酒里有人生的彻悟。于丹进一步解释道:提到黄庭坚,我们都会想起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,这里面刻画着北宋的多少沧桑跌宕、黄庭坚暮年的多少无可奈何。徽宗时期,北方屡屡告急,民间流传着今年当有一场鏖战、收复边疆的消息。但黄庭坚根本不信,无能为力,只有喝酒,所以他说催酒莫迟留。酒味今秋似去秋。花向老人头上笑,羞羞,白发簪花不解愁。

苏轼也是如此,世人只见其豁达,称他为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,却不知他刚被贬黄州、寓居定慧寺时,也有想不开、不和解。有诗为证,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谁见幽人独往来,缥缈孤鸿影。惊起却回头,有恨无人省。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。

【图说:节目现场,于丹笑着回忆:21岁我考古典文学的研究生,导师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会喝酒吗?我说不会。后来老师带我去四川游学,喝到人生第一口白酒。自此,我对很多诗词歌赋的记忆都与酒有关。】

就像词牌《定风波》,人心中的风波还要靠自己定,幸亏就有我们眼前的长江,苏轼才真正想通了,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。这就是苏轼为什么后来不论被贬哪里,都能心安是吾乡。于丹总结道。

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如今我们虽身处与苏轼、黄庭坚不同的历史坐标中,却或许亦在经历着相似人生。那不妨,就让我们举一杯美酒遥相致敬,愿借先人诗酒中的智慧,唤醒当下生活的诗意与热情;愿在这岁月沉酿的浓香陪伴下,能够循着如此豁达、心安之哲学,无畏前行。

曾经陪伴黄庭坚度过晚年和美生活的锁江亭、流杯池、安乐泉,如今仍活跃在宜宾人的日常起居中,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。黄庭坚虽已作古,但他留给这片土地的记忆与情怀,如同陈年的美酒,随着岁月的流转愈发醇厚。黄庭坚曾经品尝过的美酒姚子雪曲,在宜宾人手中经过世代传承与创新,已演变为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的和美佳酿,流传至今,依旧散发迷人的芬芳。

纵观中华文脉,那些散发着酒香的诗句,带我们穿越时空,与先民竞渡登高、会宴作歌。它们伴随着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最美好的记忆,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。

文以载道,物传精神。美酒所承载的,是自古文人不辜负良辰与美景、朗月与诗歌的风雅,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收获与团圆、和合共生,美美与共的美好心愿。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文化的杰出代表,在长江第一城宜宾孕育而生,历经岁月浓香,酿造和美故事。2024年6月,五粮液携手南方周末、南瓜视业相继推出《大国之道》《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》两大优质文化IP,在一次次敬古崇文中,对来处不断回眸,像是记忆的坐标,让长江文明有了支点与方向。以酒为媒,串联起文脉千年与大道万里,赋予和美文化新的时代内涵。

相关资讯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

首页

电视剧

返回顶部

电影

会员中心